衢州市

(拥有县级网站6个)

衢州党建

习书记进山村交办一件事——“习言习行在衢州”系列报道之一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0/9 11:48:55


  编者按:2002年至2007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8次到衢州调研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等课题,足迹遍布衢州城市乡村、厂矿企业,他的治国理政言行落地生根,激励着衢州干部群众砥砺前行。今日起本报特别推出“习言习行在衢州”系列报道,共9篇,敬请垂注。



  “十年来,我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刻也没有忘记当年习书记的嘱托,专心做一件事,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9月22日,走进绿水青山环绕的龙游县罗家乡罗家村余村金自然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徐庆兰家堂前坐定,她就指着放在正堂那张合影,和记者聊起了十年前习总书记到当时是行政村的余村金村里视察的情景与她的追梦历程。

  她口中所说的“一件事”,就是修路造桥。“总书记当年的嘱咐,既指明了我们村发展经济的方向,又教给了我怎样当好村支书、带好一帮人,凝聚人心的方法。”徐庆兰说。

  2007年1月22日上午,习近平来到余村金村视察。他向徐庆兰了解村里发展经济和脱贫致富的情况。徐庆兰回忆说:“我原本有些紧张,但发现习书记和我们聊天语气很温和,给人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于是我也就慢慢地放松下来了。”徐庆兰向习近平汇报,山上毛竹是村民最重要的收入,但由于山高又没路,上山砍毛竹的效率很低,客商不愿进村收购,还被无情压价。习近平听后对徐庆兰说:“你从外村嫁到这里,能当上村支书不容易,要珍惜这个群众信任你的机会,好好为他们做点实事,山上没有路,可以想办法修路,过溪没有桥,可以想办法造桥,让丰富的山区资源得到开发利用,使更多群众脱贫致富,特别是要帮助低收入农民增收,基层党组织就有了威信、有了战斗力。”

  从那时起,徐庆兰和村两委向村民作出郑重承诺:毛竹山上建林区道路,户户通上水泥路。“虽然余村金村是个只有七十来户的小村庄,但集体经济收入为零,要修路造桥简直是个神话。”村民王永明说,当时大家都等着看徐庆兰的笑话。但后来徐庆兰的举动,让村民服了。没钱采购材料,她和村两委干部们自掏腰包垫上。后来,她干脆把苦心经营了十多年、每年有十几万元收入的毛竹生意也放弃了,全身心投入村里的工作。只用了半年多时间,就打通了余村金村的中心道,家家户户通上了水泥路。

  2008年,龙游县行政村规模调整,余村金村成为罗家村的一个自然村。徐庆兰高票当选罗家村党支部书记, “人口增加了十倍,债务多了三十多万元,当初针对余村金村的承诺,对新加入的其他3个自然村是否同样适用?大家都等着我的答复。”徐庆兰说,经过余村金村的实践,村两委心更齐了,大家认为有再大的困难也要把这件事继续干下去。

  村民黄金标家住在大坑头自然村的最角落,80多米不足两米宽的小路困扰了黄家几代人的生活。5年前,一条4米多宽的水泥路通到了他家门口,他出了一万多元钱。“政府好啊,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家门口能通上水泥路。”黄金标说,以前他家的园子是村民临时借用堆放毛竹的场地,现在车子可以直接开进来,毛竹从山上砍下来就上车拉走了。

  徐庆兰兴奋地带着记者跑遍了每个自然村中住得最偏僻的农户。“路通了,生活方便了,以前一个正劳力一天砍毛竹300斤,现在可以砍1500斤,平均每百斤毛竹价格提高了十元,从一个小村到有十倍规模的大村,人心还是这么齐。”徐庆兰说,回看十年的付出,她很欣慰。

  短评

  不办实事,老百姓不会服你,作为村支书不带头,人心聚不齐也就办不成事。村支书徐庆兰带领村两委牢记习总书记当年的嘱托,十年专心办好一件事,一心一意围绕百姓增收致富动脑筋想办法,赢得了民心,凝聚了人心,也唤醒了当地发展的信心,使党组织真正成为基层群众的主心骨。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记者:葛志军  报道组:蓝正伟  责任编辑:毛利霞)